查看原文
其他

王志强,龙泽海∣基于组织支持机制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王志强,龙泽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04-13


本期 · 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2期目录

特稿

程天君丨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中断与损失(1949—1979)——基于“历史的天空”之比较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眭依凡∣关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研究的框架性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

黄兆信,杜金宸∣“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满意度研究

摘要

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构成及其胜任力状况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能力的多维动态结构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基准。本研究基于全国1231所高校的大样本实证调研,分别设计了创新创业教师基础能力构成量表、能力提升影响因素量表、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量表、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量表,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别验证了教师能力构成、创新创业运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缺失,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主体所提供的组织支持手段单一,创新创业教师能力发展现状不足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高校必须构建起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教师认同感与专业化发展的组织支持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结构维度, 教师能力, 组织支持

王志强: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瓯江特聘教授。

目录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与信度分析

三.   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具有多维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变量。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对于如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能力、完善教师能力结构、以完善的制度建设打造教师能力培养的“闭环结构”,构建起“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反哺创新”的教师发展机制等关键议题,依旧有很大研究空间。


一、理论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

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的文献梳理


    教师能力结构是由包括言语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等多种因素在内的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周志刚,闫智勇,朱丽佳,2013)。勒洛夫斯(Erik Roelofs)对教师能力框架进行全面罗列,建立了评估教师能力的模型并通过实际参数证明其有效性,考察了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证明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反馈(Erik R,2007)。伍耀规分析了当下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问题,提出要通过给予教师表扬、奖励与宣传等方式激励其教师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其教学能力(伍耀规,2014)。拉马斯特罗(Valerie LaMastro)评估了中小学教师的组织支持与自我反思及可能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同日常积极情绪正相关,受到组织重视且对组织有良好依赖感的教师更具热情且富有动力,强大的组织支持(POS)水平对教师情感智力需求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管理者应重视并尽可能地向教师提供组织资源(Valerie LaMastro,1999)。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学术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教师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还十分稀缺,大量研究属于“经验研究”的范畴,缺乏通过实证研究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能力维度进行科学的划分,基于以上分析,课题组设计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构成量表,通过教师胜任力量表的文献检索、专家访谈法,经过多轮讨论与修正,设计了涵盖77个题项,重在评估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维度的调查量表。课题组在部分高校中进行了试测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构成量表、创高新创业教师能力提升量表、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量表的Alpha系数均达到0.95以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本研究构建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维度量表。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的构成分为“基础能力维度”与“提升能力维度”。前者建构了教师进入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所应具有的初始水平,后者提供了弥合创新创业教育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教师能力发展的关键指标。“基础能力维度”包括:创业认知、先前经验、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业知识5个维度;“提升能力维度”包括:创新创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业实践能力、创业研究能力5个维度。


(二)

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的文献梳理及研究假设


            组织支持机制是基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社会交换的心理机制,在信任与互惠互利的关系下,员工与雇主之间所展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感知认定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该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贝格尔(Eisenberger)于1986年提出。艾森贝格尔根据社会交换的观点,指出在工作中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受到了组织对他们的承诺的认知的强烈影响,即雇主与员工之间存在双重期待,即人性化的组织支持能够有效促进组织的发展(Eisenberger,1986)。德安(Dean)对员工组织支持感消极态度进行了分析,引入了组织犬儒主义的概念,认为组织犬儒主义是一种由于组织信仰、影响所导致的消极行为倾向,而犬儒主义往往导致组织内员工效率低下(Dean,1998)。科布(Cobb S.)指出,情感支持对于员工来说同样重要,员工的归属感、尊重感和支持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业绩有积极的影响(Cobb S.,1976),当感知组织支持感(POS)较低时,员工对于社会交换中的剥削恐惧感较高,工作绩效与之呈负相关关系,反之当感知组织支持感(POS)较高时,工作绩效与之呈正相关关系(Rhoades,2002)。因此,正向的组织支持感会促使员工在工作付出与组织支持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以提升工作效率或创新工作成果等作为对组织的回报。目前,组织支持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地引用到商业、公共决策、大学内部治理等多个领域。高校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其核心使命是集聚不同学科、不同旨趣的学者,从事以知识探究、知识传承、知识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活动。因此,从属于大学学者内心的知识需求促使教师沿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我完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许多国内学者也认为,组织支持机制极大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知识型组织的高校所创设的组织支持机制体现了一种“组织承诺”,即通过组织文化、组织氛围、物质支持、制度支持、专业支持等多种途径建立起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心灵契约”,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周治金,朱新秤,王伊兰,吕雁晴,200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和探索精神、具有极强行动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个体。20多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无到有,已经逐渐从岗位培训向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及创业能力过渡(李家华,卢旭东,2010)。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毫无疑问对创新创业教师现有能力与目标能力之间的提升程度起着重要的组织支持作用,进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学校提供上层支持、文化营造、制度建设及资源保障,是教师发挥教学作用的关键因素(马建宏,2018)。随着组织支持理论的逐步成型,组织支持感作为变量愈发频繁地被研究者引入研究内容之中。埃森博格认为组织支持是一种单维度结构,侧重的是组织对员工的情感性支持。米兰则在此基础上整合了组织支持的结构模型。他认为组织支持是由工具性支持和社会情感支持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创新创业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其创新能力、专业发展水平、工作敬业程度、专业认可度等都受到组织氛围和组织支持的调节。根据JD-R模型,只有那些为员工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支持氛围的组织,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个体之间的良好互动、个体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认可度才能得到维系。从组织支持机制的内部结构来看,其多维动态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工作支持、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而在创业过程中,组织支持的三个维度均对创业激情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部分维度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高建丽,闫敏,2018)。可以看出,良好的组织支持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进取心,避免工作倦怠等现象,从而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根据课题组构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量表,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公因子提取,对构成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的指标分别命名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支持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专业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支持机制。上述三个公因子反映了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实施主体的高校,为解决教师能力发展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所采取的系统性组织支持措施。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组织支持机制的三个维度正向影响着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的形成。

    H2:组织支持机制在创新创业教师能力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与信度分析


(一)

研究设计


    课题组于2018年9月15日至2019年1月18日期间,通过问卷星和访谈形式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31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老师和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和毕业生展开调研,共回收调查问卷201034份,访谈记录283份50万余字。具体如下:《学生卷》调查问卷共调研高校1231所,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回收问卷187914份,剔除因答卷时长过短、填写无效校名等原因造成的无效问卷17150份后,获得有效问卷170764份,占比90.87%。《教师卷》调查问卷共调研高校596所,涉及除宁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回收问卷13120份,剔除因答卷时长过短、填写无效校名等原因造成的无效问卷524份,获得有效问卷12596份,占比96.01%(黄兆信,黄扬杰,2019)。


(二)

信效度分析


    用SPSS 23.0对问卷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的Alpha系数为0.987,并对每一个量表分别做信度分析,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构成量表的Alpha系数为0.951;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因素量表的Alpha系数为0.968;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量表的Alpha系数为0.960;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量表的Alpha系数为0.987。此问卷十分可信。问卷涵盖了教师基本情况、创业教育教师的能力构成、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因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支持等问题,完全满足研究的数据要求。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问卷分别设计了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构成量表、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因素量表、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量表、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量表。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因素量表和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量表均可反映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高校可以为教师所提供的完备的组织支持管理与运行机制。根据各个量表的问题共选取了56个指标变量,这56个指标较多且某些指标间有着类似的特性和规律,因此用因子分析将指标归类和简化,从而更加有效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用因子分析得到因子得分,以此来进行后续的回归分析。


(一)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本研究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KMO检验是用来考察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KMO统计量的值越接近1,则证明变量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通过SPSS 23.0软件可以分析出KMO统计量值为0.991。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也常用作因子分析的判断,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相关矩阵是否是单位矩阵,当计算出Bartlett统计量的近似卡方值较大且对应的Sig值很小的时候,表示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不太可能是单位阵,彼此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样用SPSS 23.0软件可以计算出Bartlett统计量的近似卡方值为748996.052,Sig为0.000,数据质量符合因子分析要求,见表1。


(二)

方差贡献度及提取公因子


    采用主成分方法,按照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抽取因子,一共抽取了5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近似于70%,说明这3个较好的反映了原来指标的信息,见表2。


(三)

公因子的确定与命名


    因子分析要求提取的公因子要有实际含义,通常为了使结果较为明显,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发现,公因子 F1 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量表中从“二级学院的考核包含创业教育业绩”指标直到“设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等指标的载荷都很高,因此公因子 F1命名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支持机制;公因子 F2 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因素量表中的各个指标变量的载荷都很高,因此 F2 命名为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机制;公因子 F3 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量表中从“贵校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指标直到“创业学院有专门的办公、实践场地及软环境配备”等指标的载荷都很高,因此公因子 F3命名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支持机制。


(四)

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函数是将公因子表达为各变量的线性组合,因子得分可以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原始数据。


    利用SPSS 23.0软件,采用回归法可以得出因子得分矩阵,并得到因子得分函数,分别计算出得到三个公因子得分。再分别以表3中 F1 、 F2 、F3 的贡献率为权重做加权求和,计算出综合因子得分,综合因子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1)

     上述只是将组织支持的相关指标做了因子分析。依照同样的步骤,对创业教育教师能力构成量表的变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最终得出创业教育教师能力因子得分;依照同样的步骤、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量表的变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最终得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因子得分。因子分析得出的因子得分和因子得分矩阵,为进一步分析中介效应和主成分回归奠定了基础。


(五)

组织支持的中介效应检验

 



(六)

主成分回归


    为了考察教师能力结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各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为降低自变量之间由于共线性所导致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理论假设相异,或与相关系数产生相互矛盾的现象,采取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回归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消除后,将主成分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然后根据得分系数矩阵将原变量代回得到的新的模型。


    1. 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制与教师能力结构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组织支持机制与教师能力结构的关系,对组织支持机制与教师能力结构做主成分回归分析。设组织支持机制为 M ,教师能力结构为 X ,用因子得分表示变量的数据,利用SPSS 23.0得出第一步的回归方程:M=0.655X,其中自变量T值为97.366,显著性P值为0.000,自变量系数显著。并且方程的F统计量为9480.226,显著性P值为0.000,说明自变量回归系数不为0,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利用得分系数矩阵将原变量代入上面得到的回归方程,从而得到新的回归模型:

    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与教师能力结构的13个变量均为正相关,且13个变量对盖运行机制的影响程度比较均衡。



    从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与教师能力结构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可以保证从事创新创业的教师具备相应的胜任力,对那些专业师资较为匮乏的高校,则完全可以通过完备的组织支持机制引进、培育、培训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教师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此外,以管理机制、专业发展机制、资源支持机制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也有利于吸引其他学科的教师进入到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项目,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也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2. 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支持机制与教育质量的回归分析

   


    3. 教师能力结构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中介效应检验,以及组织支持与教师能力结构的回归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组织支持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受到了教师能力结构影响,并且是以组织支持为部分中介效应影响的。为了更直观得到创业教育质量与教师能力结构的关系,对创业教育质量与教师能力结构做主成分回归分析。

  

  

量正相关。教师具备较强的创业机会识别技能,教师具备较强的创业实践指导技能,教师具备较强的管理、运营和协调创业项目技能,教师具备较强的创业机会开发技能这几个指标对创业教育质量影响最大,可以看成是实践知识的影响;教师具备丰富的创业相关知识,教师具备丰富的风险投资知识,教师具备较强的创业精神,教师具备丰富的所学学科专业知识这几个指标影响较大,可以看成是专业知识的影响;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技能、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学相关知识这两个变量对创业教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可以看成是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教师个人坚韧的创业意志、教师对创业教育总体上较为认同这两个变量对创业教育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看成是价值导向的影响;教师原有的创业经验对创业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最弱的,这个可以看成是先前经验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1.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专业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根据本研究显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年龄上以“30周岁及以下”(39.1%)、“31—35周岁”(23.4%)的青年教师为主体;学位上以硕士学位(54%)为主体,博士学位的教师只有14.6%;在从事创业教育工作年限上,39.5%的教师是“2年及以内”,26.2%的教师是“3—5年”,两者累计65.7%,说明大部分创业教育教师还是新手;在“您属于创新创业课教师中的哪种类型”选项中,辅导员等学生工作的教师占比35.3%,其次是非创业领域的专业教师(24%),再次才是创业领域的专业教师(16%)。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不完善,在创新创业前沿视野、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必要的实践经验等维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建立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学设计、专业的学科平台等基础之上,反观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三分之一的教师来源于思政工作、学生工作等部门,任教年限不足两年的教师占比过高,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系原工作岗位上由主管部门临时调配,教师的学科归属感与事业成就感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难以享受和其他普通专业教师相同的学术地位和学术资源。如前文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专业门槛极高的领域,从教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学科背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能力建设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也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专业教师缺失——教师能力薄弱——教育质量下降——学科吸引力降低——专业教师缺失。


    2. 高校对创新创业教师的组织支持机制不完善,教师能力提升手段单一


    本研究通过考察组织支持(制度支持、心理支持、专业支持)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教师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心理支持与专业支持的适宜性显著高于物质支持;在两者交互作用层面,专业支持和心理支持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同等物质支持条件下,提供更全面专业支持和更完整心理支持的教师能力提升效果更佳,进而正向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几方面要素之间的组织支持差异较大,除了课堂教学、基本业务培训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类型的组织支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高校所提供的组织支持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需求存在巨大的不对称性,高校对创新创业教师群体的资源支持、物质奖励、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投入较小,收效甚微。在具体的组织支持维度中,高校所提供的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有不同知识背景、先前经验的教师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根据课题组针对教师群体的访谈显示,绝大多数高校给予的组织支持大多为专家报告、短期培训、示范课展示、评价考核等传统方式,缺乏持续的、满足不同类型教师能力提升需求的课程、资源、平台和团队。此外,高校虽然纷纷成立了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或机构,但几乎所有的高校在组织结构上都是依托行政框架,以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等行政部门作为管理方,抽调师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指导活动。现有的组织支持缺乏专业性与权威性,无法吸引优秀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

对策建议


    1. 构造“多维能力结构+自发演化”的创新创业教师能力发展生成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创业意愿、创业能力意识等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识别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群体在其能力构成方面,必须具有多个维度的组合,这涵盖了对创新创业理念的深刻理解与认同、个体所具有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学科专业背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创新创业领域专业知识。这些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经验的共同组合构成了教师的基础能力结构。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在不断变化的、高度不确定的过程中追求“唯一的确定性”,不确定指的是资源的匹配、机会的把握、知识的获得,而确定性则指向了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持续能力生成、价值观形塑、经验的获取。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自我生长、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有机过程。


    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初起源来自于对于国家战略及政策的回应,因此这一高等教育改革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具备强烈的“政策目标导向”属性,一个明显的冲突就是足够数量的专业化师资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仅以浙江省为例,自2016年开始的不到3年时间,就在全省上百所高校(含高职院校)中建立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学院并要求各高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这固然体现了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但造成的突出问题就是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在态度、认知、价值导向、学科背景、先前经验、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面对短期内创新创业教师数量短缺的现状,高校需要在“存量教师”的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发挥不同能力结构的教师特长,依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内容设计,吸引不同任教年限、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人格特质的教师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加入,以兴趣和价值导向吸引具有不同能力维度的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按照教师的意愿和能力间分为教学主导型、实践主导型、研究主导型等不同类型的群组,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不同环节鼓励其发挥不同的优势。形成“导师群组”的方式,在不同学习群组中搭配组合年龄、学历、能力、经验具有互补性和差异性的教师,以团队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潜力。


    2. 提升高校内部不同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认同


    从本调查研究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生存现状与发展愿景极不乐观,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如上所述的教师能力结构欠缺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来自于高校内部的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认同尚未形成。对于高校的许多管理者和学院负责人来讲,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学科价值,其功能也无非是培养“创业者”或是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手段,这一认知偏差广泛地存在于当今的高校中。作为一个知识生产的共同体,对某一学科的认同体现着高校内部成员对于该学科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教育意义的内在肯定与价值认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所有参与者的努力。对于从事这一领域的教师而言,需要积极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投入、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上述维度的探索,建构起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和专业性。其次,对于高校而言,需要认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价值。对这一群体的肯定、理解和支持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使命和和责任感,提升教师的学科归属、专业认同和组织支持的理想环境。


    3. 重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为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提升创设完整的组织支持机制


    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激励、发展、支持机制可以形成教师多维能力的良性结构,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组织支持在教师能力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促进过程中起中介效用,这一结论已经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首先,高校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分类制度,依据现有的教师能力结构特征,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不同环节为基础,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状态,建立不同类型的、节点式的“创新创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对具有不同发展诉求和能力优势的教师提供定制化、针对性的资源支持和事业支持。其次,形成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实践指导等多维度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涉及教师能力的学习培训、学术地位、兴趣满足等非物质性激励政策和以合理的薪酬体系、职称职务晋升体系为代表的物质性激励政策。第三,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导向需要重新确立。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高校外的“创新创业活动”,它的教育价值远大于功利性价值。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在短期是“无用”的,而从人的发展全过程来看,它的作用在长期而言又是“有用”的。因此,高校需要改变对创新创业教师的评价机制,不能以传统的对学生概念记忆、标准测试等考核方式,而是将评价的重点确立为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会共存,如何理解和为他们所处的世界做出有益的变革尝试。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评价还需要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创造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更为重要的指标进行评价,以此作为评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导向。


(龙泽海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

高建丽, 闫敏. (2018). 组织支持感对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激情的影响研究——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07),33—37
黄兆信, 黄扬杰. (2019).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来自全国1231所高等学校的实证研究. 教育研究, (7),91—101
李家华, 卢旭东. (2010).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 (12),9—11
马建宏. (2018). 基于组织支持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0(Z1),190—192
伍耀规. (2014).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大学教育, (03),22—23+39
周志刚, 闫智勇, 朱丽佳. (2013). 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研究范式的源流与融合.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02),166—172
周治金, 朱新秤, 王伊兰, 吕雁晴. (2009). 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02),111—115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Dean, P. B. (1998). Organizational Cynicism. America: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341—352
Eisenberger. (1986).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 500—507
Erik R. (2007).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eacher compet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training, 40(1), 123—139
Linda R. (2002).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4), 698—714
Valerie LaMastro. (1999). Commitment an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National Forum Of App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2(3), 1—13

上期回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1期 

【特稿】

尹弘飚丨行为观、心理观与社会文化观: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视域转移——兼论中国高校教学质量改进

【影子教育】

张薇、[英]马克·贝磊(Mark Bray)丨影子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杨钋, 徐颖丨信息资本与家庭教育选择:来自中国的证据

席玮, 李莹丨青少年影子教育参与:学校群体与先赋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高等教育】

崔延强, 卫苗苗丨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架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结构性转向

陆根书, 李丽洁丨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测量工具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基于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教师队伍建设

夏雪梅, 方超群, 刘潇丨教师具有“以学为中心”的专业眼光吗:基于视频俱乐部的分析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严从根 丨道德凸显和伦理隐退的中国德育危机与出路

李一希 丨论价值教育的逻辑

[农村教育]

马红梅, 雷万鹏 丨贫困学生培养成本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微信矩阵

华东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